卵巢早衰(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, POF),现多称为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(Primary Ovarian Insufficiency, POI),指女性在40岁前出现卵巢功能衰退,表现为闭经、雌激素水平低下、促性腺激素(FSH)升高(>25 IU/L)。对于这类患者,是否可以做试管婴儿需根据卵巢功能残留情况、是否有可用卵子以及生育目标综合评估。以下是详细分析:
一、卵巢早衰患者能否做试管婴儿?
1、关键前提:是否有残留卵泡
有少量卵泡:即使AMH极低(如<0.1 ng/mL)或FSH升高,若通过阴道B超仍可见窦卵泡(AFC≥12个),可尝试微刺激方案或自然周期取卵,积累胚胎。
无可用卵泡:若卵巢已完全萎缩(AFC=0),FSH持续>40 IU/L,且AMH接近0,则无法使用自身卵子,需考虑供卵试管婴儿(IVF with donor eggs)。
2、成功率影响因素
年龄:<35岁患者即使卵巢早衰,卵子质量可能优于高龄女性。
卵泡储备:AFC≥3个或AMH>0.1 ng/mL者成功率较高。
促排反应:既往是否对促排卵药物有反应(如获卵数≥1枚)。
二、卵巢早衰患者的试管婴儿方案
1、自然周期IVF
适用情况:偶有自发排卵或通过B超监测发现12个基础窦卵泡(AFC)。
特点:
完全不使用促排卵药物,仅通过B超和激素监测自然发育的卵泡,在卵泡成熟后取卵。
优势:避免药物刺激,减少身体负担,成本较低。
挑战:周期取消率高(卵泡可能提前排卵或发育不良),需多次尝试累积胚胎。
2、微刺激方案
适用情况:卵巢功能尚未完全衰竭,存在少量窦卵泡(AFC≥23个,AMH>0.1 ng/mL)。
特点:
使用极低剂量促排卵药物(如每天75 IU的果纳芬)或口服药物(如来曲唑),温和刺激卵巢。
优势:药物用量少,卵巢过度刺激(OHSS)风险极低,单周期获卵数通常为13枚。
挑战:需多次取卵累积足够胚胎,对患者耐心和经济能力要求较高。
3、黄体期促排卵(双刺激方案)
适用情况:卵泡期未能获得可用卵子,但在黄体期发现新的卵泡生长。
特点:
在一个月经周期内进行两次取卵(卵泡期和黄体期),充分利用卵巢残余功能。
优势:提高时间效率,缩短治疗周期,适合卵泡发育不同步者。
挑战:对医生经验要求高,需精准把握卵泡发育时机。两次取卵,提高效率,适合卵泡生长不同步者。 |
4、供卵试管婴儿
适用条件:自身无可用卵子,或多次尝试自身卵子失败。
流程:使用年轻健康供卵者的卵子与丈夫精子结合,形成胚胎后移植到患者子宫。
成功率:可达50%70%(与患者子宫条件相关)。
三、治疗前的必要评估
1、卵巢功能评估:
激素六项(月经第23天):FSH、LH、E2。
AMH:反映卵巢储备,但极低时需结合B超。
阴道B超:观察窦卵泡数量(AFC)及卵巢体积。
2、子宫条件检查:
内膜厚度及血流:确保内膜容受性良好(移植前需≥7mm)。
宫腔镜:排除粘连、息肉等影响胚胎着床的因素。
3、其他检查:
染色体核型分析:排除遗传因素(如Turner综合征)。
自身免疫筛查:如抗磷脂抗体、甲状腺抗体等。
四、提高成功率的策略
1、预处理调整:
激素替代疗法(HRT):补充雌激素改善内膜厚度。
脱氢表雄酮(DHEA):可能改善卵巢微环境(需遵医嘱)。
生长激素(GH):部分研究显示可增强卵子质量。
2、生活方式干预:
营养补充:辅酶Q10(600mg/天)、维生素D、叶酸。
减压与运动:适度有氧运动(如瑜伽)改善卵巢血流。
3、胚胎培养技术:
胚胎实时监测(Timelapse):筛选优质胚胎。
PGTA(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):避免染色体异常胚胎移植。
五、现实挑战与应对
1、低获卵率:可能需多次取卵累积胚胎(如35个周期)。
2、周期取消率高:自然周期中卵泡可能提前排卵或未成熟。
3、经济压力:微刺激单周期费用约13万元,供卵费用更高(1020万元)。
4、心理调适:需做好长期治疗准备,建议寻求心理咨询支持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