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幸孕之旅 好孕百科
试管婴儿显微取精的原理
2025-07-17 10:23

在试管婴儿技术中,部分男性因严重少精、无精症无法通过常规方式获取精子。显微取精技术依托显微镜放大优势,精准定位睾丸内的生精组织,在保护睾丸功能的同时高效获取精子,核心原理是 “精准识别 + 微创提取”,为这类患者开辟了生育通道。​

 

技术适用的病理基础​

 

显微取精主要针对 “非梗阻性无精症” 患者。这类患者睾丸生精功能存在局灶性损伤,并非完全无精子,生精小管中存在少量 “孤立的生精灶”,只是无法通过射精排出。常见病因有先天性因素(如克氏综合征)、后天性因素(如腮腺炎并发睾丸炎)和特发性因素(原因不明的生精功能衰竭)。​

 

常规睾丸穿刺取精因盲目性大,难以找到分散的生精灶;显微取精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生精小管形态,能大幅提高精子获取率。​

 

核心操作原理​

 

生精组织的精准识别​

 

手术中,医生在 10-20 倍显微镜下切开睾丸白膜,暴露睾丸实质。正常生精小管呈 “饱满、半透明、直径较粗” 形态,内含精子的生精灶多为此特征;无功能的生精小管则呈 “纤细、苍白、塌陷” 状。​

 

显微镜下,有生精功能的小管因含精子细胞和生精上皮,透光性较好且质地柔软;无功能小管因纤维化等,透光性差且质地偏硬。通过这种形态学判断,可锁定高概率含精子的区域。​

 

微创提取与功能保护​

 

与传统穿刺取精(随机抽取睾丸组织)不同,显微取精采用 “选择性提取” 原则,仅钳取少量形态正常的生精小管,避免损伤周围组织。且显微镜能清晰显示血管分布,可避开主要血管,减少出血和术后纤维化风险。​

 

提取的组织会立即送至实验室,胚胎师在显微镜下撕碎小管、离心处理,寻找活动精子。找到的精子可直接用于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,或冷冻保存备用。​

 

技术优势的原理支撑​

 

精子获取率显著提升​

 

传统穿刺取精的精子发现率仅 20%-30%;显微取精通过形态识别精准定位生精灶,获取率提升至 40%-60%。这是因为避免了盲目取样,将检查精力集中在高潜力组织上。​

 

减少睾丸损伤​

 

显微镜下操作能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睾丸组织,提取组织量不足睾丸总容积的 1%,对睾丸内分泌功能影响微小,可避免性腺功能减退风险。​

 

为试管婴儿提供优质精子​

 

显微取精获取的精子虽少,但多来自相对正常的生精灶,染色体异常率与自然精子无显著差异。结合单精子注射技术,即使仅找到 1-2 条活动精子,也可完成受精。​

 

技术局限性与适用边界​

 

显微取精并非适用于所有无精症患者。对睾丸完全萎缩、生精细胞完全缺失的患者,获取率极低,需提前通过睾丸活检评估可行性。​

 

技术效果还受病因影响,放化疗后的无精症患者建议在停药 1 年后再手术;先天性染色体异常患者需结合遗传咨询评估后代风险。

微信图片_20250328165214.jpg

My title My title page contents My title My title page cont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