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幸孕之旅 好孕百科
慢性盆腔炎致输卵管通而不畅
2025-09-03 18:52

性盆腔炎若长期未规范治疗,炎症反复刺激会导致输卵管黏膜粘连、管腔狭窄,形成 “通而不畅”,阻碍精卵结合,增加不孕、宫外孕风险。明确致病逻辑与应对方法,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。​

 

一、致病机制:炎症如何 “堵” 住输卵管?​

 

核心是 “炎症 - 损伤 - 粘连” 恶性循环:​

 

炎症反复浸润:多由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发展而来,病原体(衣原体、厌氧菌等)长期潜伏,持续刺激输卵管黏膜,引发充血、水肿;​

 

组织修复异常:炎症破坏输卵管纤毛细胞(负责运输精卵),导致黏膜下纤维组织增生,修复时易与周围组织粘连,使管腔变窄;​

 

功能受损:狭窄管腔阻碍精卵相遇,还影响输卵管蠕动,受精卵难输送至宫腔,增加宫外孕风险。​

 

二、症状信号:这些表现需警惕​

 

症状较隐匿,部分患者备孕失败后才发现:​

 

盆腔不适:长期下腹坠胀、隐痛,劳累或性生活后加重,伴腰骶部酸痛;​

 

月经异常:月经量增多、经期延长,或非经期少量出血,与盆腔充血、内膜受炎症影响有关;

 

生育异常:备孕超 1 年未成功(排除男方因素)、曾发生宫外孕,或白带增多、异味(提示炎症急性发作)。

三、精准诊断:明确通畅度​

 

需 “炎症评估 + 输卵管检查” 双重确认:​

 

炎症检查:妇科超声查盆腔积液、输卵管增粗;白带常规、病原体检测找活动性感染;妇科检查按压附件区判断压痛,评估炎症程度;​

 

输卵管检查:首选子宫输卵管造影(HSG),注入造影剂后通过影像看管腔狭窄部位与程度;需进一步评估功能可选腹腔镜,可直观观察并同步做粘连分离。​

 

四、治疗方案:分情况改善​

 

结合狭窄程度、炎症状态及生育需求制定方案:​

 

控制炎症是基础:有活动性感染先服抗生素(如头孢类联合甲硝唑)2-4 周,炎症控制后用中成药(妇科千金片等)辅助减粘连;​

 

轻度通而不畅:保守治疗:用输卵管通液术注入药物松解轻微粘连,配合盆腔理疗、中药灌肠,改善局部循环;​

 

中重度通而不畅:手术干预: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形术分离粘连、扩管腔;损伤严重者建议试管婴儿。​

 

五、预防与护理:降复发​

 

预防:急性盆腔炎及时用足量抗生素;注意性生活卫生,经期避免盆浴、性生活;​

 

术后护理:术后服抗炎药,避免剧烈运动,1-2 个月内禁性生活,定期复查通畅度;​

 

备孕指导:自然备孕可超声监测排卵,合理安排性生活;备孕中突发腹痛、出血需就医排宫外孕。​

 

慢性盆腔炎致输卵管通而不畅并非 “不孕绝症”,早发现、规范治疗 + 科学护理,多数人可改善通畅度自然受孕;严重者也可借助辅助生殖,关键是及时干预,防炎症加重损伤。

微信图片_20250328165214.jpg

My title My title page contents My title My title page cont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