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明确梗阻类型:找准无精 “症结”
射精管梗阻按病因分两类:
先天性梗阻:因生殖系统发育异常,如射精管囊肿(最常见,压迫管腔致堵)、先天性闭锁、精囊发育不全等。
后天性梗阻:由炎症(慢性前列腺炎、精囊炎反复,分泌物粘连管腔)或损伤(经尿道手术、外伤损伤射精管)引发。
二、科学诊断:精准定位梗阻部位与程度
诊断需结合多类检查,核心步骤如下:
基础检查:连续 2 次精液常规无精子,且精液量<1.5ml、pH 值<7.0(正常 2-6ml、pH7.2-8.0),需怀疑梗阻;查性激素(睾酮、FSH、LH),水平正常可排除睾丸生精障碍,指向梗阻性无精。
影像学检查:经直肠超声(TRUS)为首选,发现射精管扩张(直径>2mm)、囊肿或精囊扩张(前后径>15mm)可初步确诊;复杂病例结合磁共振成像(MRI),精准判断梗阻部位与程度。
有创检查:影像学无法明确时,行精囊镜检查,直接观察管腔,取液体送检,发现精子可确诊,且能同步治疗。
三、针对性治疗:从 “疏通” 到 “取精” 的生育路径
依梗阻程度与需求,分两类方案:
梗阻疏通治疗:适用于中轻度梗阻、无严重畸形者。
内镜下手术:用精囊镜或输尿管镜清除粘连、切开囊肿,恢复管腔通畅。术后 3-6 个月,多数患者可恢复排精,精子浓度提升。
药物辅助:术后用抗生素(如左氧氟沙星)防感染,加改善微循环药物(如迈之灵),促进黏膜修复。
直接取精治疗:适用于重度梗阻、手术失败或不愿手术者,借助辅助生殖。
精子获取: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精囊穿刺,或睾丸、附睾穿刺取精;取精量少可多次取后冷冻。
辅助生殖:精子与卵子行体外受精(IVF)或单精子注射(ICSI),胚胎移植后妊娠率 40%-60%,与常规试管婴儿相当。
四、临床建议:理性应对,科学备孕
患者需注意三点:
避免盲目治疗:勿信 “偏方” 或 “快速疏通” 宣传,到正规生殖中心就诊,如先天性闭锁者盲目用药无效,优先取精 + 辅助生殖。
重视术后护理:疏通术后 1 个月内避性生活与剧烈运动,保持清洁防感染;定期复查精液,6 个月仍无精子需调整方案。
调整心态:梗阻性无精非 “绝症”,多数人可治疗生育,勿焦虑,与配偶沟通配合,提升备孕成功率。
射精管梗阻虽阻断精子排出,但科学诊疗能搭建生育桥梁。随内镜与辅助生殖技术发展,治疗将更精准微创,为更多不育家庭带来希望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