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子宫内膜抗体(EMAb)阳性与宫腔粘连形成 “土壤破坏 + 免疫攻击” 双重障碍,使自然受孕率骤降,试管婴儿着床失败风险升 40%-50%,需 “先修结构、再调免疫” 分步治疗。
一、双重问题的协同危害
宫腔粘连的机械阻碍:既往宫腔操作致内膜基底层损伤,粘连使着床面积减 30%-60%,严重时宫腔封闭,胚胎无着床空间;
EMAb 的免疫攻击:与内膜抗原结合引发炎症,降低容受性,还可能直接损伤胚胎,致着床失败或流产。
临床数据显示,二者并存时试管妊娠率降至 15%-20%,流产率超 30%,低于单纯粘连(25%-35%)与单纯 EMAb 阳性(30%-40%)。
二、分步治疗:先修结构,再调免疫
(一)第一步: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(TCRA)
时机:月经干净后 3-7 天,内膜薄便于分离;
操作:明确粘连类型(膜性、肌性、纤维性),用剪刀或电切环分离,重度粘连(>50% 宫腔)放球囊或节育器防复发;
术后修复:服补佳乐(6-8mg / 日)联合地屈孕酮(10mg / 日)做人工周期 3-6 个月,复查宫腔镜确认粘连无复发、内膜≥7mm,再进免疫调节。
(二)第二步:免疫调节治疗
基础治疗(轻度阳性,无反复流产史):
口服泼尼松(5-10mg / 日)1-2 个月,补维生素 E(100mg / 日),每月复查 EMAb,转阴后巩固 1 个月。
强化治疗(重度阳性,或反复流产史):
泼尼松基础上,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(IVIG,每月 20g),合并其他抗体阳性者更适用;EMAb 持续阳性可加低分子肝素(4000IU / 日)。
三、试管婴儿周期适配策略
移植时机:粘连分离术后 6 个月内启动试管,为内膜修复黄金期;
促排与移植:
促排选温和刺激方案(FSH 75-150IU / 日),减少内膜刺激;移植前三维超声确认内膜≥8mm、无粘连复发,复查 EMAb 阴性,弱阳性者移植前 3 天加 1 次免疫球蛋白;
胚胎选择:优先移植第 5 天囊胚,着床率比卵裂期高 10%-15%。
四、关键注意事项
轻度膜性粘连、内膜正常者,先试免疫调节,避过度宫腔镜操作伤内膜;
治疗期每月查 EMAb,每 2 个月超声评内膜,调药量防激素副作用(血糖高、骨质疏松);
避熬夜焦虑,规律运动(瑜伽、散步),忌辛辣饮食,减内膜炎症风险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