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内分泌紊乱:核心失衡为高雄激素血症与胰岛素抵抗
高雄激素血症是 PCOS 的关键特征之一,其形成与下丘脑 - 垂体 - 卵巢轴(HPO 轴)功能紊乱密切相关。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(GnRH)脉冲频率加快,促使垂体分泌过多的黄体生成素(LH),而卵泡刺激素(FSH)分泌相对不足。LH 水平升高会刺激卵巢的卵泡膜细胞和间质细胞,使其大量合成和分泌雄激素,如睾酮。同时,FSH 不足导致卵泡发育成熟障碍,卵泡无法正常排卵,大量小卵泡堆积在卵巢内,进一步加剧雄激素的分泌,形成 “高雄激素 - 卵泡发育异常” 的恶性循环。
胰岛素抵抗则是 PCOS 内分泌紊乱的另一重要环节,约 50%-70% 的 PCOS 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。胰岛素抵抗状态下,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,胰腺 β 细胞会代偿性分泌更多胰岛素,导致高胰岛素血症。高胰岛素不仅会通过增强 LH 的作用,促进卵巢分泌雄激素,还会抑制肝脏合成性激素结合球蛋白(SHBG)。SHBG 减少后,血液中游离雄激素水平升高,其生物活性增强,进而加重高雄激素相关的症状,如多毛、痤疮等。
二、代谢异常:糖脂代谢紊乱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
PCOS 患者的代谢异常与胰岛素抵抗紧密相连。在糖代谢方面,胰岛素抵抗导致葡萄糖摄取和利用障碍,血糖调节能力下降,患者发生糖耐量异常、2 型糖尿病的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,有研究显示,PCOS 患者 2 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是同龄女性的 3-7 倍。
在脂代谢方面,胰岛素抵抗会影响脂质的合成与分解。患者常出现甘油三酯升高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HDL - C)降低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 - C)升高的脂质谱异常。这种异常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增加,进而使 PCOS 患者患高血压、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上升。
三、卵巢局部改变:卵泡发育障碍与卵巢形态异常
卵巢是 PCOS 病理生理改变的重要靶器官,其局部存在明显的结构和功能异常。由于 HPO 轴功能紊乱,卵巢内的卵泡在发育过程中,无法正常达到成熟并排卵,大量处于窦前卵泡和小窦卵泡阶段的卵泡堆积在卵巢皮质区。这些未成熟卵泡不仅不能分泌足够的雌激素,还会在 LH 和胰岛素的作用下,持续分泌雄激素,进一步加重内分泌紊乱。
从卵巢形态来看,超声检查常显示 PCOS 患者的卵巢体积增大,卵巢包膜增厚,卵巢内可见 12 个以上直径为 2-9mm 的小卵泡,呈 “项链征” 分布。这种形态改变不仅是 PCOS 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,也反映了卵巢内卵泡发育的异常状态,同时会进一步影响卵巢的正常排卵功能,导致患者出现月经稀发、闭经等症状。
四、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协同作用
PCOS 的病理生理改变还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。遗传因素在 PCOS 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,研究表明,PCOS 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,患者一级亲属患 PCOS 的风险显著增加。目前已发现多个与 PCOS 相关的易感基因,这些基因主要涉及胰岛素信号通路、性激素合成与代谢等方面,其异常表达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和高雄激素血症的发生。
环境因素也会对 PCOS 的病理生理过程产生重要影响。不良的生活方式,如高热量饮食、缺乏运动导致的肥胖,尤其是腹型肥胖,会加重胰岛素抵抗,进而诱发或加重 PCOS 的内分泌和代谢异常。此外,宫内环境异常、长期精神压力等因素,也可能通过影响内分泌系统,参与 PCOS 的病理生理改变过程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