宫腔粘连(IUA)是子宫内膜损伤致宫腔闭塞的疾病,约 30% 反复着床失败、早期流产与其相关。对试管婴儿患者而言,粘连缩小宫腔容积、降低内膜容受性,直接影响着床成功率,需通过科学预处理与精准移植时机破解。
一、宫腔粘连影响试管成功率的三大原因
宫腔容积缩减:轻中度粘连(<50% 宫腔)致局部内膜缺失,重度(>75%)或完全封闭宫腔,着床率降 40%-60%。
内膜容受性低:粘连区内膜纤维化、血流差(RI>0.8),难供营养,早期流产率升 30% 以上。
激素反应异常:内膜对雌孕激素敏感低,人工周期内膜难达 8mm,或厚度达标但形态差,降低妊娠率。
未处理的中重度患者试管妊娠率仅 15%-25%,规范预处理后可升至 35%-45%,接近普通人群。
二、试管术前预处理:分程度修复
轻度粘连(膜性为主,<1/4 宫腔):无需手术,月经第 5 天服雌二醇(4-6mg/d)21 天,后 10 天加地屈孕酮(20mg/d),治 2-3 周期;宫腔镜复查粘连松解、内膜≥8mm,可进促排。适用于无症状、内膜血流正常者。
中度粘连(1/4-1/2 宫腔,含肌性):首选宫腔镜分离术(HSRA),术后放节育器或球囊 2-3 个月;期间服雌二醇(6-8mg/d)+ 阿司匹林(100mg/d),复查宫腔正常再启动试管。
重度粘连(>1/2 宫腔,纤维性):分期宫腔镜手术,首次分粘连,3 个月后二次处理残余;必要时 PRP 宫腔灌注。术后内膜<6mm 者,加 G-CSF 灌注(150μg / 次,每周 1 次,2-3 次)或干细胞移植,可升内膜 2-3mm,着床率提 15%-20%。
三、胚胎移植时机:三大评估指标
宫腔形态:移植前宫腔镜确认无复发、形态正常、输卵管开口清晰,轻微粘连当场松解;轻度治后 1 周期、中重度术后 2-3 个月复查。
内膜厚度与形态:移植日内膜需≥8mm,<7mm 着床率<20%,可延长雌二醇用药或加量;优选 A 型内膜,C 型需调激素转 B 型再移植。
血流与容受性:超声测 RI≤0.75、PI≤1.5,RI>0.8 用西地那非或低分子肝素;反复失败患者查 EREC,确定 “种植窗期”(雌孕激素治 5-7 天)。
四、特殊情况处理
内膜持续<7mm:先促排取卵冻胚,后续用生长激素(4IU/d)或低能量激光改善内膜,达标后解冻移植。
粘连复发:轻度再宫腔镜松解,术后放支架 1 个月 + 雌孕激素序贯治疗;重度评估修复潜力,必要时考虑供卵或子宫移植。
合并其他问题:预处理时同步宫腔镜切内膜息肉(>1cm)、纵隔,术后等 1-2 周期再进试管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