卵巢储备功能减退(DOR)指卵巢内卵泡数量减少、质量下降,常见于 35 岁以上女性、有卵巢手术史或自身免疫疾病者。这类患者在试管婴儿中面临获卵少、胚胎质量差、着床率低等问题,需通过精准策略提升助孕成功率。
一、核心挑战:卵泡数量与质量的双重困境
DOR 患者试管的核心难题是卵巢储备不足:卵泡基数少,促排后获卵常不足 5 个,部分出现 “空卵泡”,可利用胚胎有限;卵泡质量下降,卵子染色体异常率升高,导致胚胎碎片化、发育停滞,着床失败与流产风险增加。临床数据显示,DOR 患者试管妊娠率比储备正常者低 30%-40%,周期取消率更高。
二、术前精准评估:明确储备状态定方案
术前评估是制定策略的基础:
关键指标检测:通过 AMH(<1.2ng/mL 提示减退)、基础窦卵泡数(AFC<5-7 个异常)、性激素六项(FSH>10IU/L 需警惕),综合判断储备水平,避免方案不当。
合并问题排查:排查甲状腺功能异常、抗卵巢抗体阳性等影响因素,术前用左甲状腺素、免疫调节剂控制病情,营造良好内分泌环境。
三、个性化促排:少用药、多获优卵
DOR 患者促排需摒弃 “求数量”,转向 “获优卵”:
优选温和方案:避免传统长方案,优先微刺激方案(克罗米芬 + 小剂量促性腺激素)或拮抗剂方案,每日促性腺激素用量 < 150IU,减少卵巢负担,降低周期取消率。
联合预处理:促排前 1-3 个月补充辅酶 Q10(200-300mg / 日)、DHEA(25-75mg / 日),改善卵子功能,可提升 15%-20% 优质胚胎率。
灵活调整节奏:B 超监测卵泡生长,发育慢则延长用药或微调剂量;主导卵泡达 18mm 时,及时注射触发药物,确保卵子成熟。
四、胚胎筛选与移植:聚焦着床效率
优化筛选与移植策略,提升成功率:
优先 PGT-A 筛选:DOR 患者胚胎染色体异常率高,通过 PGT-A 筛选正常胚胎,可提升 25%-30% 着床率,减少无效移植。
选择冻胚移植:新鲜周期促排药可能影响内膜容受性,建议冻胚保存,待卵巢恢复后,人工周期调理内膜至 8-12mm 再移植,降低 “不同步” 风险。
单胚胎移植为主:DOR 患者可利用胚胎有限,多胚胎移植增加并发症风险,建议单胚胎移植;有 2 个以上优质胚胎时,医生评估后可考虑双胚胎移植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