试管婴儿周期中,子宫内膜或卵巢钙化(发生率 3%-5%)虽不常见,却会影响内膜容受性或卵巢功能,降低胚胎着床成功率,需精准识别类型并针对性处理。
一、常见钙化类型与成因
子宫内膜钙化:多因既往宫腔操作、子宫内膜炎等致组织坏死,钙盐沉积于内膜,超声显 “强回声光点”,破坏内膜连续性,影响胚胎黏附;
卵巢钙化:常见于卵巢储备减退(AMH<1ng/ml)、卵巢手术或放疗后,钙盐沉积损伤卵泡微环境,降低获卵质量与数量。
二、针对性处理方案
(一)子宫内膜钙化
轻度(单个强回声<3mm,无内膜薄):
试管前 1-2 周期,服补佳乐(4-6mg / 日)联合地屈孕酮(10mg / 日)做人工周期,促内膜更新排钙化。移植前三维超声确认内膜≥8mm 且呈三线征,即可正常移植。
中重度(多个强回声≥3mm,伴内膜薄 / 中断):
试管前宫腔镜下清除钙化,术后放宫内节育器或球囊 2-3 个月防粘连。复查宫腔镜确认修复后,再启动试管。
(二)卵巢钙化
轻度(单侧单个钙化,AMH≥0.8ng/ml):
促排选微刺激方案(FSH 75-100IU / 日),加生长激素(2IU / 日)提卵泡敏感性,取卵优先选≥18mm 成熟卵泡。
重度(双侧多个钙化,AMH<0.5ng/ml):
获卵<3 个时,连续 2-3 个微刺激周期取卵冻胚,待数量充足后解冻移植。不建议多次促排,避免耗竭卵巢。
三、对胚胎着床成功率的影响
子宫内膜钙化:
未处理中重度钙化,妊娠率从 40%-50% 降至 20%-30%;宫腔镜清除后回升至 35%-40%,术后 6 个月内移植最佳。
卵巢钙化:
轻度钙化妊娠率降 5%-10%,优化方案可弥补;重度因优质胚胎率降 15%-20%,妊娠率降至 15%-20%,反复获卵少可考虑卵子捐赠。
关键因素:试管前处理钙化比周期中处理妊娠率高 10%-15%;合并宫腔粘连、输卵管积水需同步治疗。
四、试管周期监测与注意事项
动态监测:内膜钙化者移植前每周超声查钙化与内膜;卵巢钙化者促排期每 3 天监测卵泡与激素,调药量。
胚胎选择:优先选第 5 天囊胚移植,着床能力强,妊娠率比卵裂期高 10%-15%。
避免过度干预:轻度钙化无需手术,防宫腔操作加重粘连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