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幸孕之旅 好孕百科
慢性子宫内膜炎与试管婴儿着床改善
2025-10-13 19:48

慢性子宫内膜炎(CE)是子宫内膜持续性轻度炎症,症状隐匿(多为白带增多、下腹隐痛,部分无症状),易被忽视,却会破坏内膜容受性,显著降低试管婴儿(IVF-ET)着床成功率,需针对性干预以提升妊娠结局。​

 

一、CE 对试管婴儿着床的病理阻碍​

 

破坏内膜结构:CE 由细菌(衣原体、支原体等)、病毒或自身免疫异常引发,长期炎症致内膜上皮细胞坏死、腺体紊乱、间质纤维化,抑制整合素等黏附分子合成,使胚胎难附着,直接降着床率。​

 

扰乱微环境:炎症细胞浸润释放 IL-6、TNF-α 等炎性因子,加速胚胎凋亡,还抑制内膜间质细胞向蜕膜细胞转化(蜕膜细胞为胚胎供能),致胚胎 “营养匮乏” 而着床失败。​

 

增流产风险:胚胎即便着床,局部炎症刺激子宫收缩,干扰滋养层细胞增殖与侵袭(获取血供关键),使早期流产率升 2-3 倍,着床成功率降 15%-20%。​

 

二、CE 的精准诊断:改善着床的前提​

 

因症状隐匿,需通过以下检查确诊:​

宫腔镜检查:金标准,可直接观察内膜(CE 常表现为充血、水肿、出血点或微小息肉),同时取组织活检;​

病理活检:镜下见内膜间质浆细胞浸润(≥1 个 / 高倍视野)即可确诊,是核心指标;​

实验室检查:白带常规、病原体培养、免疫组化,辅助明确病因,指导治疗。​

 

三、试管婴儿周期中 CE 的改善策略​

 

(一)先治炎症再移植​

 

确诊后需规范治疗至愈,避免 “带炎移植”:​

抗生素治疗:细菌性感染选敏感药(如多西环素),疗程 2-4 周,后复查活检确认浆细胞消失;​

免疫调节:自身免疫相关 CE 用糖皮质激素(如地塞米松)或羟氯喹,疗程 4-8 周;​

辅助治疗:益生菌调生殖道微生态,补维生素 E、D 增强内膜抗氧化能力,促修复。​

 

(二)移植前内膜调理​

 

炎症治愈后需优化内膜容受性:​

激素调理:雌孕激素序贯治疗(如戊酸雌二醇 + 地屈孕酮),促内膜增殖分泌,使厚度达 8-12mm,提升黏附分子表达;​

宫腔镜复评:移植前查内膜,确认无炎症残留、形态正常;​

生活调整:避熬夜劳累,少高糖高脂饮食(加重炎症),适度运动(如瑜伽),改善内膜血供。

 

(三)移植后辅助干预​

 

移植后轻度加强黄体支持(如增黄体酮剂量),抑子宫收缩,续补维生素 E,减炎症残留致胚胎损伤,降流产风险。​

 

四、反复着床失败患者的 CE 排查​

 

试管婴儿反复着床失败(≥3 次),排除胚胎、内分泌、免疫因素后,需优先查 CE—— 部分 “隐匿性 CE”(少量浆细胞浸润)可能遗漏,需再次宫腔镜 + 活检确诊,规范治疗后可显著升后续移植成功率。

微信图片_20250328165214.jpg

My title My title page contents My title My title page cont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