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弱精症是男性不育主因,指精子浓度<15×10⁶/ml(或射精总数<39×10⁶)、前向运动精子比例<32%,病理机制复杂,试管婴儿需结合病理选适配方案。
一、少弱精症的核心病理基础
其发生与精子生成、成熟、运输异常相关,分四类诱因:
生精功能障碍:睾丸生精细胞损伤所致,如精索静脉曲张升高睾丸温度、影响血供;睾丸炎破坏曲细精管;内分泌紊乱(睾酮低、促性腺激素异常)打乱生精激素环境,均致精子数量少、活力降。
成熟与运输受阻:附睾是精子成熟关键,附睾炎、附睾结核破坏附睾管,影响精子获能致弱精;输精管梗阻(先天或后天炎症、手术引起)若合并轻度生精异常,也会表现为少弱精。
氧化应激损伤:精液活性氧过多或抗氧化不足,致精子膜脂质过氧化,破坏 DNA 与鞭毛结构,减少数量、降低活力,常见于吸烟、酗酒、熬夜或精索静脉曲张患者。
遗传与环境因素:染色体异常(如克氏综合征 47,XXY)致生精停滞;Y 染色体 AZF 区域缺失影响生精基因;长期接触重金属、辐射或高温,干扰生精诱发少弱精。
二、试管婴儿技术的适配性选择
常用常规 IVF 与 ICSI 技术,依精子质量和病理严重程度选择:
轻度少弱精症:优先常规 IVF
精子浓度≥5×10⁶/ml、前向运动精子≥15%,且无严重生精障碍(如轻度精索静脉曲张),选常规 IVF。其模拟自然受精,让精子与卵子在体外结合。术前可用药(如克罗米芬调内分泌)、调整生活方式(戒烟酒、避高温)提精子质量,升受精率。
中重度少弱精症:适配 ICSI 技术
精子浓度<5×10⁶/ml、前向运动精子<15%,或有严重生精障碍(如 Y 染色体缺失、梗阻性少弱精),常规 IVF 受精率<30%,需选 ICSI。该技术显微操作将单个优质精子注入卵子,解决受精能力不足问题,即便精液中仅少量正常精子,受精率仍达 60%-70%,为首选。
特殊情况适配调整
若合并精子 DNA 碎片率>30%,选 ICSI 前需抗氧化治疗(补维生素 E、辅酶 Q10)或手术(如精索静脉曲张术)降碎片率;梗阻性少弱精(如输精管缺如),可睾丸穿刺取精(TESA)后结合 ICSI,避免精液精子少致失败。
三、适配选择的核心原则
遵循 “精准评估 - 分层选择”:先通过精液分析、激素检测、染色体检查、阴囊超声明确病理,判断严重程度;再结合精子功能(如顶体反应、DNA 完整性)选技术,避免轻度患者盲目选 ICSI 或重度患者选常规 IVF。同时需考虑女方情况,若女方卵巢储备下降,即使男方轻度少弱精,也建议早选 ICSI,缩短周期提妊娠率。
